首页/主页 > 量化教学 > Pine量化入门 > / 不断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
不断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
2024-11-13 15:57

  11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报告》专栏1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体系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所谓货币供应量,是某一时点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金融工具的总和。现代经济活动中,货币的形态多种多样,很多金融产品和工具都具有货币性。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国际通行的标准和规则,编制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上虽存在差异,但普遍把流动性和价值稳定性作为货币统计和货币层次划分的重要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经济的匹配度,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也会动态调整。《报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正认真研究货币供应量统计修订的方案,未来将择机发布并适当进行历史数据的回溯,不断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

  我国自1994年编制并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表,按照流通中便利程度的不同,将货币供应量分为M0、M1、M2三个层次。其中,M0为流通中的货币;M1包括M0、单位活期存款;M2包括M1、单位定期和其他存款、个人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份额。

  不过,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并非一成不变。回顾过往,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自建立以来经历过四次较大程度的修订。

  2001年6月,为适应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消除股票申购冻结资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计入M2。2002年3月,为适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环境的变化,将境内外资金融机构吸收的人民币存款分别计入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2011年10月,为适应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发展及住房保障制度的实施,将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和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纳入M2。2018年1月,货币市场基金快速发展,可用于支付、随时提现和价值贮藏,具有货币属性,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也被纳入M2。

  “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动态调整符合国际惯例,也是与国际接轨的体现。”业内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历史上,美联储、英格兰银行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都对其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进行过多次调整优化,以更好服务宏观金融分析和货币政策调控。例如,美联储先后调整货币供应量口径16次,2020年4月又进行了一次较大的修订,主要是由于监管规则修订减少了对美国储蓄存款账户的限制,将原在M2中但不纳入M1的储蓄存款,调整为也纳入M1统计。在20世纪末,英格兰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统计指标进行了22次调整,其中,1987年将储蓄账户存款纳入流动性更高的M1统计。“各国在编制货币供应量时会考虑本国实际,不同国家统计口径存在一定差异,实践中也会根据金融工具的流动性和与经济的匹配度动态调整。”业内专家表示。

  回顾我国的过往调整,不难发现四次调整主要集中在M2,M1的统计口径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当前,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有必要动态完善。

  据介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符合货币供应量定义的金融工具范畴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居民活期存款长期以来计入M2但不计入M1,这与我国历史上支付技术不发达、居民活期存款流动性较低有关,随着银行卡出现和移动支付发展,个人活期存款也成为流动性极强的支付工具。市场人士普遍认为,有必要将其纳入M1统计。又如,近年来,我国网络支付快速发展,非银支付机构备付金规模上升,在日常支付中已被广泛使用,事实上具有与活期存款相同的货币属性,不少专家也建议将其纳入M1。

  “总体来看,支付技术进步提高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效率,动态调整优化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是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有业内专家表示。

  此外,《报告》还提出,M2统计要结合金融工具流动性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根据国际经验,各国货币政策框架以价格调控模式为主,数量目标逐步淡化,部分数量指标也已取消,例如,美联储已不再公布M3和更广口径的货币。

  “淡化数量目标仍是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的方向。”业内专家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正认真研究货币供应量统计修订的方案,此举是适应国际货币统计规则的客观需要,主要是为了提高货币反映经济活动变化的完整性和敏感性。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结构转型,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货币供应量正在发生变化,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以及与主要经济变量的相关性正趋于减弱,即使结合金融业态的发展不断修订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也不会改变这一趋势。

  《报告》表示,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框架将逐步淡化对数量目标的关注,把金融总量更多作为观测性、参考性、预期性的指标,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的作用,不断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适配性、有效性。

免责声明
这些信息和出版物并不意味着也不构成TradingView提供或认可的金融、投资、交易或其它类型的建议或背书。请在使用条款阅读更多信息。
无论任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