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10月以来金融工作情况。
2023年10月以来,金融系统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行业整体稳健,金融市场平稳运行,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对于下一步工作考虑,潘功胜强调,将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并谈及对外开放、防风险等内容,释放诸多政策信号。
在货币政策方面,潘功胜指出,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动增量政策落地见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
近期,一系列政策密集出台实施,不仅稳定了社会预期,还极大提振了市场信心,资本流动加速,市场活跃度提升,政策的积极效应正逐步显现。
据第一财经记者观察,近期楼市成交已出现边际企稳迹象,存量房贷利率下降后,个人预约提前还房贷情况有所缓解。企业融资需求逐步回暖,市场主体对支持资本市场稳定的两项工具热情很高,近期资本市场表现也较为活跃。
金融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仍有坚实基础。业内专家表示,在一系列增量政策支持下,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将持续提升,有效融资需求也将进一步改善。考虑到有些增量政策还在陆续落地,贷款审核、授信、提款等也需要一个过程,未来政策效应还会进一步传导显现,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将更加有力有效。
最新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10月信贷结构出现了不少亮点。其中,“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3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5%左右,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潘功胜表示,将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加大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度。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着力点,激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对新质生产力的金融支持,完善创业投资“募资、投资、管理、退出”机制。壮大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满足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融资需求。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债券和绿色债券。
此外,潘功胜强调,将继续实施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增强宏观政策一致性,货币、金融政策与财政、产业、就业等政策形成合力。
在对外开放方面,潘功胜称,将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完善货币政策的执行机制、目标体系、基础货币投放机制,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
去年以来,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序扩大。优化“债券通”“互换通”直接入市运行机制,境外投资者持有我国债券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
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工作也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4年9月末,全国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率达99%;9月,超250万入境人员使用“外卡内绑”“外包内用”业务,交易笔数、金额分别较2月增长145%、165%。
人民币国际化推进方面,2024年1~8月,货物贸易人民币收付占跨境收付总额26.5%。
防风险仍是重点工作之一。对此,潘功胜称,将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健全具有硬约束的金融风险早期纠正机制。继续稳妥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金融债务风险,推动融资平台数量压降和市场化转型。
金融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取得积极成效。据介绍,搭建金融支持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政策框架并持续优化,压降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和平台数量,防“爆雷”成效显现。
在稳妥化解重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方面,将中小金融机构化险纳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一揽子方案,高风险中小银行处置取得积极进展。